丘成桐的一小步,深圳科技创新一大步|湾区观察
配资炒股网
2025-06-24 23:04:27
0

上周末,深圳的科学圈掀起一个小高潮,两位菲尔兹奖得主先后到来。

先是4月25日,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揭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作为领衔发起人、院长,亲自为研究院揭牌。

紧接着,26日,北京大学科学智能学院在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成立,担任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Efim Zelmanov)等顶尖学者出席成立活动。

这两人的分量有多重?你只需了解,两人都是菲尔兹奖得主。而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截至2022年,世界上共有65位数学家获奖,其中2位为华裔数学家,分别是1982年获奖的丘成桐和2006年获奖的陶哲轩。

杰曼诺夫2019年就受邀在南科大建立深圳国际数学中心(杰曼诺夫数学中心)了,2022年全职加盟南科大,比丘成桐的“新深圳人”身份老。深圳一下子拥有了两位菲尔兹奖得主,这个“含菲量”,在全球城市中都不算低。

两位菲尔兹奖得主为何不约而同地来到深圳?这其实是科学家与城市在时代背景下作出的互相选择。

从深圳的角度来说,这座城市渴望拥抱顶尖科学家。

作为声名在外的科创之城,深圳在应用研究和产业化方面成果丰硕,但基础研究却相对薄弱。跟国外创新高地和国内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深圳的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较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数量和实力也相对不足,难以支撑起强大的基础研究体系。这一短板,很大程度上制约“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从而难以占据价值含量更高的产业链上游。随着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深圳面临的挑战更大。

深圳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创中心,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就必须狠抓基础研究,补长短板。而数学是“科学之母”,是基础科学的核心和技术创新的底层驱动力,深圳当然需要延揽数学家。

但深圳也并非没有自己的“筹码”,从科学家的角度来说,这座城市也值得他们选择。

首先当然是深圳的产业和人才优势。根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42.34%。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5万家,密度居全国城市第一。现有高层次人才2.62万人,技能人才406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达700万。

其次,深圳补短板成效显著。早在2018年12月,深圳市就制定了《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提出实施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建立融合型科研组织体系,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任务。2020年,深圳实施《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规定,“市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应当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百分之三十”“市政府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养科技人才”。

经过多年努力,202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1亿元,居全国城市第二,研发投入强度达6.46%;在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上,深圳常年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比重20%以上。大学建设持续扩容提质,全市高校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4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独辟蹊径地发展出各类创新载体超4000家,已建和在建的智能算力超过62E,建成鹏城国家实验室、1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综合平台等。

这样的综合性创新资源优势,无疑为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自然吸引顶级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前来。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将聚焦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数学与人工智能三个方向,以“25%基础数学,50%应用数学与25%学科交叉与成果转化”的研究范式,打造顶尖数学人才及资源汇聚地,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提供支撑。北京大学科学智能学院作为全球首个专注于“AI+科学”跨界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机构,则将致力于构建人工智能与基础科学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培养兼具科学智能素养、跨学科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交叉复合型人才。从两个机构的定位来看,跟深圳可谓完美契合。

当前,深圳正加速从“跟随式创新”向“引领式创新”迈进,丘成桐、杰曼诺夫这样的世界顶级科学家到来,对于深圳撬动创新资源、推进源头创新的杠杆作用和示范意义不言而喻。从这个角度而言,丘成桐踏足深圳的一小步,可谓深圳科技创新的一大步。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秦新安

相关阅读 一季度三大顶刊发文创新高,上海加快建设“基础研究先行区”

加大基础研究建设之外,上海也在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引导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52 04-30 19:48 探访央企科创一线:硬核破解“卡脖子”难题、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29 04-25 11:56 最高3亿元!泰州海陵出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十条”

《海陵区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十条政策》出台。

17 04-21 14:35 2025中国互联网企业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围绕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全力推动互联网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持续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同时就弘扬企业家精神、履行社会责任、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159 04-20 21:53 携手上海,赢在中国: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坚持开放合作,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圆桌会举行

3月24日下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坚持开放合作 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圆桌会举行。

77 03-26 13:4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

相关内容

丘成桐的一小步,深圳科技创...
上周末,深圳的科学圈掀起一个小高潮,两位菲尔兹奖得主先后到来。先是...
2025-06-24 23:04:27
IPO新收费模式来了!10...
  2月15日,《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
2025-05-22 23:50:48

热门资讯

公安部发声:全力侦办夏某某等人... 南都讯 记者蒋小天 发自北京 7月18日,公安部对外发布消息,近日,中国公民夏某某等人被骗至菲律宾后...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8%!... 走进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等五大区域规划井井有条,在环卫作业运行实...
骏创科技(833533)108...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骏创科技(833533)于8月26日将有108.48万股限售股份...
唯赛勃:拟以1000万元-20...   唯赛勃公告,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不超2,000万元;...
以旧换新让消费者多得实惠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更大力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大宗耐...
复旦张江(01349)将于7月... 智通财经APP讯,复旦张江(01349)发布公告,该公司将于2024年7月12日派发每股现金红利0....
神州数码(000034SZ):... 格隆汇8月6日丨神州数码(000034.SZ)公布,公司于2024年5月17日披露了《关于中标候选人...
恐龙算不算龙年“吉祥物”?大牌...   龙年将至,各大奢侈品牌纷纷出新款,它们无一例外,在“龙”造型方面下了“猛料”。   在中国传统文...
恒指开盘跌003%,恒生科技指...   每经AI快讯,2月19日,港股开盘,恒指开盘跌0.03%,国企指数跌0.3%,恒生科技指数跌0....
君逸数码:不在公司前五大供应商... 证券之星消息,君逸数码(301172)08月21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请...